💡聽聽各行各業學員們的收穫🤜🤛
一昧地追求外國老師,不如找到能對症下藥的英文老師
我在外商金融保險公司上班,我一直都陸陸續續在上Tutor ABC,但每次都是跟著Tutor ABC的教材上課,無法針對我上班需求做客製化教材,要不就是外國老師幫我修改句子,但那比較像單純翻譯,不符合我要報告的重點,所以我感覺花了錢還是很無力….
跟Afra發發老師上課是另一機緣,因為以前跟Afra共事過,知道她受過專業口譯訓練,而且有新聞跟行銷背景,很擅長從複雜的內容裡看到重點,所以我找上Afra上英文課,目的就是要修改我的英文簡報。
原本心態也是想說上上看,沒想到才3第堂課,經過Afra的指導,本來跟外國老闆開周會總是被當小透明的我,竟然在照著發發老師教的方式準備簡報後,阿兜仔老闆竟然直接點名我問問題,還稱讚我的簡報非常好。 Yeah~~太開心了。
跟著發發老師上課,她教的是釣魚的方法,而且是有效的釣魚方法,因為她曾在商業界帶過,完全知道上班族商業英文的需求,她過去經常跟高階主管一起工作,所以也把如何跟老闆報告重點,如何事先準備這些方法通通教給我,現在開會起來很有底氣。發發老師果然是一盞商業英文的光明燈啊!!
Hope Lee
外商金融保險業 銷售總監
主管說我演講的層次又高一階了
以前做專題演講時,都是直接打開簡報,想一想標題,接著一頁一頁想到什麼就先把文字放上去,再來排列組合頁序,花最多時間在排版、找圖片;這次經由阿發教練指導後,整個翻轉我做簡報的習慣,先確定內容重點,花很多時間討論目標觀眾的心理需求,怎樣設計有價值的內容,設計演講大綱,最後才是做簡報及排版,結果意外地發現做簡報變得很容易又快速,因為大綱內文我都處理好了,簡報直接Canva找適合的模板即可!
教練演講大綱的設計對我來說像是發現新大陸。以往自己在設計簡報時比較走隨性路線,先抓個主題,知道聽眾屬性後,開始找資料佐證說服大家我說的是對的,所以你要買單,最終的訴求是要大家買單我的觀點我的商品,卻少了關聯性。
經教練指導後的第一場演講,著重在「說人話」以及「和觀眾產生關聯性」,讓我整場演講都能抓住觀眾的目光,跳脫以往制式的業務簡報,整場演講的主角就是台下的觀眾,最後主管回饋「你演講的層次又更高一階了!」,這一句回饋讓我開心一整天❤️
黃衿蘋
國泰人壽業務襄理
超出預期的收穫
追蹤阿發有頗長一段時間,幾年前某天看到阿發關於職場的po文,覺得笑
得很開心就追蹤起來。
在電子報看到阿發開課的資訊,課程名稱很有”感染力”,也因為這三個字
讓我開始思考起自己的演說內容及風格。自己的工作是在一個基金會,從事跟
海洋廢棄物相關的各項事務,從海岸淨灘、海廢種類數量調查到發表科學結果
、講座,讓大眾注意到海洋汙染問題,都是我的工作範圍。其中引發大眾關注
海廢這件事,一直都是覺得不知道該如何好好傳達的一件事,就是腦袋裡有很
多數據,但是不知道如何轉化,讓數據易懂且有”感染力”。所以看到課程名稱
及內容,腦袋裡有個噹噹噹噹的聲音響起來,就寄出諮詢的信件與阿發聊聊,
聊過後決定報名上課。
阿發會針對每個人需求做出課程設計,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收穫就是我對大眾講座的簡報內容、演說方式都大幅度更動,光是標題都變得活潑吸引人,內容加入能引起共鳴的生活經驗,也用了科學數據,兩者結合讓聽眾更有感,過程中也加入互動環節,例如問觀眾問題。
覺得這樣的調整是個正向循環,當內容讓聽眾有共鳴,自然會想瞭解更多而提出問題,於是又可以傳達更多環境現況及想說的資訊。講座後跟夥伴聊天,夥伴很直
接提到風格變得活潑令人感興趣,聽眾互動及提問比起以往熱烈許多,也會希
望之後淨灘活動、校園推廣講座用這樣的風格進行。
每次上課都有一些新知或新發現,例如知道聽眾注意力只有8秒,發現自己
其實不太有自信,發現發表觀點時只要誠實說出自己觀察及感受,通常就能引
起共鳴等等。我得到得不只是原本預期的調整演說方式,我對自己的能力、腦袋多了一層新理解。
整個過程感覺阿發也做了很多功課,阿發對海洋廢棄物議題應該不熟,但
每次上完課都能引導我對這議題討論的更深一點,謝謝阿發的用心。
p.s.也很享受跟阿發說話,即使只是單純聊天,阿發很耐心聽,而且通常反應很精準幽默,笑不停的時光是上課一大樂趣。
Jan Wen
海洋廢棄物研究員
幫我省下一大筆開銷,找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因為深感表達力的重要性,所以今年我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強化自已的英文口說和寫作表達。我訂閱 Afra 老師的電子報一段時間,電子報一直都很好看,經常能引發我共鳴,八月某天看了某封,才知到 Afra 老師的專業之一是英文表達。
諮詢時, Afra 提到的一些現象都擊中我的痛點,例如:總是缺乏英文腦,會用中文思維去先構句。 過往和國外夥伴會議對話時,腦袋總是需要先拼命聽懂對方說話,接著忍不住用中文思考要怎麼說,等於是在腦中英翻中,又再中翻英,導致溝通不是太順暢, 因此想嘗試看看教練課,希望能鍛鍊出英文腦好好表達出想法。
這八週扭轉了我一直以來學習英文的觀念或習慣,其中最點醒我的是「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也許有一部分是求學階段的填鴨教育,讓我習慣拼命吸收背誦,訂閱一些英文學習資源卻缺乏實際應用。
跟著 Afra 老師學習的這幾週,透過影片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上真正能用得到的英文句子、研究不艱澀的單字有哪些常用的用法 ,並且在每一項作業上好好「輸出」,才能真正成為內化成自己的養分,表達的內容也開始變得比較深入、立體有細節。
另一個深刻感受是,無論中英文,表達溝通的邏輯其實有些是相通的。永遠要先把重點或問題先拋出來,而不是缺乏主張也缺乏組織的流水帳,這部分讓自己更明白了口說進步的要訣。
正因為發現自己一直以來 Input 太多,卻缺乏 Output,認真檢討之後,先暫停了長期使用的英文課程訂閱費用, 轉而先思考日常自己最常需要要表達的主題,或是真正感興趣的事物,從中再主動尋找合適的影片或影集, 光是線上影片或既有的影音平台就很夠用,不僅省下一筆開銷,主動去探索與學習也從前有效果太多了。
感謝 Afra 老師傳授很多學習方式與溝通要訣,讓我知道今後該怎麼更有效的加強自己的外語能力與表達力,也感謝在過程中傾聽我的生活大小事、分享想法觀點,也鼓勵我可以做新的嘗試,不要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ChiHua
App軟體開發 社群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