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知道你說很久了。要寫部落格,要寫言情小說,要寫一本詩集,要練習寫書評,要建立寫工作反思紀錄的習慣…你想了很多計畫,但你還沒時間執行。今天這一篇要跟大家聊聊如何用「反向工程」Re-engineering的思維,幫自己建立持續可行的寫作習慣,告別拖延病,從無到有寫出你的作品。
在我進入主題,開始跟大家說明「反向工程」是什麼之前,我想先確認大家知道一件非常簡單卻也嚴肅的前提:
「寫作」這件事,跟世間上所有的才藝技能一樣,都需要長期鍛鍊。
舉我自己當例子,我有個朋友喜歡考我英文,每次我們碰面,都會有類似這樣的對話:
-阿發,reiteration是什麼?
-重申、強調的意思…
-你看這句話,…. in a linear and orderly fashion,這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要採取更精簡有序的方式,內文應該在講流程,對嗎?
-哇賽,你怎麼什麼單字都知道?!你不正常!
朋友問我,她的英文要怎樣才能跟我一樣好?因為是好朋友,我就不客氣的跟她說,不好意思,英文這件事你可能無法追上我的車尾燈,因為我從國中開始,就每天密集的學習英文。大學念外文,研究所主修口譯,出社會後還當了外電編譯8年,我每天都泡在英文裡。除非從現在開始,妳改變你每天接觸英文的頻率,不然你的英文是不可能比我好的(搖手指)。
重點來了,千萬別誤會我只是在吹噓自己的英文好。重點是,透過這個例子我要讓你知道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抱持著許多終極目標。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就是一個最到了會很棒的終極目標。但要抵達到那個境界前,有很多無聊的例行厭世苦工要做(口譯員是這樣練英文的,文章施工中)。
要過河,就要先搭橋。可惜多數人都覬覦著對面河岸的美景,卻覺得搭橋這活兒太辛苦、太不性感,所以想一想後,決定暫時不過河了,就讓對岸的美景成為心中永遠的憧憬。
我知道這樣的心情,因為我是資深的「思考巨人、行動侏儒」。我常常有很多idea、創意在腦子裡頭跑,但我總想著那個遠大的成品目標,想一想後,就覺得我實在還不夠格做這件事,於是就擱著了。
然後時光飛逝,2年後我可能還在跟朋友說我想寫的那本書,想做的那件事,但我什麼都沒開始!
這幾年下來,為了治療自己「虎頭蛇尾」的慢性疾病,我開始參考許多目標設定、提升生產力的方法,並試著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實驗。
幫助我最大的方法,是「反向工程」Re-engineering這個思維。
第一次知道反向工程這個名詞,是2017年時我去參加自助出版集訓營,講師Johnny提到的概念。如果你上google查詢,會知道re-engineering這個詞的起源是在談企業流程改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白話文就是用「以終為始」的核心精神來設計並改善某個系統或產品。
也就是先設定你的大目標,然後開始回推這一路上你必須如何「搭橋」,也就是持續透過小目標、小達成,一步步靠近你的大目標。
我自己就是用「反向工程」思維寫了完成了自己在Amazon.com亞馬遜上架的第一本電子書。我也用這個方法,加速了我在行銷工作以及個人網站的內容策劃和撰寫速度。以下,我就要跟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反向工程思維,建立屬於你個人的寫作習慣。
多數人都忽略了「每天持續做一個小練習」能帶來的複利效應。
從無到有,我的寫作反向工程Steps
第一步|確認你的成品目標
以下這幾個元素可以幫助你推敲你的寫作成品樣貌。
- 作品種類→ 小說?非小說?論文?散文?心靈雞湯?教學操作手冊?
- 坊間參考作品→ 走一趟書局,找出最能代表你理想成品的一本書
- 目標書籍頁數→ 你想寫的種類書籍終,通常一本的頁數和字數大概多少?
以我的高雄內觀十日全紀錄這本電子書為例,當初我的設定就是希望這項寫作工程不要太考驗我的意志力,最好可以密集完成,好讓我先擁有一個電子書上架的成功經驗。
所以,當我成功報名2019年新年梯次的高雄法邁中心10日內觀後,我就決定要將這次的內觀體驗寫成電子書。我先上網搜尋了一下大家的內觀體驗文,發現多數人的文章都很像遊記文,記錄著內觀中心有什麼設備啦,園區長什麼樣子啦,課程介紹啦等等,對於內觀帶來的體驗和心得反思,著墨非常少。
做完「市場調查後」,我腦中設定了我要主攻體驗核心得反思,所以我腦中先出現了一個書籍目錄,大致的樣子是「前言」+「10日全紀錄」+「後序」。
先有個成品樣貌,然後我們就進入步驟二。
第二步|列下里程碑
寫完一本高雄內觀十日全紀錄是我想過的河,那麼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搭橋,也就是具體的行動計劃,讓自己一步一步過河。
文科生注意了!接下來我們要來算一些簡單的數學!
以下這幾個數學題,可以幫助你設定你的寫作行動計畫。
- 你想在何時完成你的書?
- 書大概會有幾個章節?
- 每個章節下會有幾篇?
- 每篇的字數大概多少?
- 你一天能寫多少字數?
- 你每天有多寫作時間?
- 最大產能和最低產能?
以我的高雄內觀十日全紀錄這本電子書為例,因為我已經在步驟一把我的大綱章節輪廓想了一遍,前言+10日記錄+後續=12篇文章。
既然是小品文的設定,以我平日寫文的習慣,一篇文章字數1,200-2,500不等。我以每篇1,500字數當平均目標。不過,我不是拿1,500來框架自己。我讓自己的第一、第二篇,以一種盡情寫、盡情表達的方式寫完後,再來計算在心流狀態下產出的字數,跟我一開始設定的1,500字數目標,落差有多少。
這樣可以調校自己的目標,也不會讓自己壓力大。
這裡我要公佈一個個人非常喜愛的高效能寫作秘方:列下大綱跟標題!
我先把我要寫的這12篇文章,標題都寫好了,每個標題下面列出三個主題關鍵字keywords。這樣做,等於把我的寫作導航機都設定好了。
知道你要去哪裡後,接下來就是要選擇出發時間了!
第三步|排程寫作時間
蘋果電腦已故創辦人賈伯斯,公開場合露面總是穿著黑色上衣跟藍色牛仔褲。這樣的無腦省力穿衣方式後來引發了跟風潮,因為光是不用去想今天到底要穿什麼好呢,就能節省不少決策時間。
省下漫無目的思考、盤算、計畫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執行。
透過步驟一跟二,我們已經決定了寫作目標和寫作執行計畫,接下來我們就要學賈伯斯,讓自己想都不想的去套上那件黑色上衣跟藍色牛仔褲。
什麼意思?就是排定你的寫作時間,讓自己像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間到了就要打卡,坐在你的L型隔間裡工作。
你說排時間寫作,這麼簡單的道理,你知道啊。對,我以前也都覺得我知道。今天想著晚上回家後要把一篇部落格文章生出來,然後下班前接到閨蜜電話,問我想不想一起吃晚餐後去看個電影,我說好啊,
–等等,那說好的部落格文章呢?
-改天啦,周末好了,我周末沒排事情,周末來寫。
你每天上班打卡,是因為你得做這件事情。就算想跟朋友吃飯玩耍,也得等下班後。這就是Priority。
想把承諾的文章生出來,也是要用同樣的mindset,把時間排好,徹底執行。這段時間是沒得商量的。
當然,你可以在你的google calendar上,很有氣魄的排定每天早上6:00-7:00是你的寫作時間,但你是個每天凌晨一、兩點才上床睡覺的夜貓子。
為你的寫作保留時間,這項任務必須接地氣。
以下這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釐清自己的寫作習慣,找出適合的寫作時段。
- 你通常在什麼時間和環境下寫作?
- 效果最好的寫作時間和環境?
- 效果最差的寫作時間和環境?
- 你能維持多久專注寫作的狀態?
- 攤開你的行程表,有哪些30分鐘的時段,是你可以用來寫作的?
- 為了完成你的寫作任務,你願意暫時用哪些例行活動/娛樂來交換?
以我的高雄內觀十日全紀錄這本電子書為例,我知道我平常寫一篇1,500字的文章,大概需要一到一個半小時。但如果每天要保留「一個半小時」的寫作時間,對平常上班的我來說,可能會有心理壓力。
我的替代作法是,我會利用Google Calendar去「封鎖」一些寫作時間,而且這時間必須是「心甘情願」的長度。比如一星期我會選三天晚上安排一到一個半小時的寫作時間。
另外我會啟動back-up slot(備用時段)。假設我排定一三五晚上寫作,但周三晚上突然出現急事或誘人的約會,我就會改用午休時間進行我的寫作。
我不是那種意志力堅強、紀律100分的人。我知道我是個心情容易波動的人,因此我在Google Calendar上用我喜歡的綠色標式寫作時間,是給自己的一個視覺提醒,每天檢查Calendar就會記得有這件事要做。
另外,在執行晚間寫作任務一陣子後,我也觀察到因為上班一整天回家後,精神容易渙散,看看電子書、練瑜珈健身,這樣的活動可能更有助我切換放鬆。所以我就會嘗試早起寫作。
所以,重點不是模仿任何人的寫作排程方法。而是了解自己,順著自己的作息和性格,安排一個不嚴厲但可以持續的寫作時間和環境,半哄半騙的讓自己完成一天又一天的寫作任務。
寫作的秘密是這樣的,前期的主題發想,大綱架構、素材蒐集通常是最花時間的。等到這些東西搞定了,「寫」反而是最容易的事情。我自己就會利用10分鐘的茶水休息時間,或通勤空檔這樣的碎片時間,來處理寫作的前期準備工作。我最常在Evernote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列下我最近要寫文的主題,大綱,關鍵字,或記錄寫作素材。我的寫作路線圖,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找碎片時間完成的。
第四步|持續21天
很多習慣力養成的書告訴我們,一個習慣的建立要花上21天。而刻意練習的心理學理論也告訴我們,反覆專注地做一件事,會在腦神經留下路徑和刻印,會提升我們的直覺反應。所以我認為重點不是21天、30天、45天或三個月。
重點是,當我們用盡心機跟方法,把你重視的priority(這篇文章講的就是寫作這件事)塞進並融入你的每日作息裡,讓這件事變成你的一部分、讓你想都不用想,甚至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
練習堅持、No matter what,會讓你很深刻的看見自己的德行心性。
對了,如果你是有家室的人,不管是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讓身邊重要的人知道你的寫作目標或行程,也是必要的。因為這表示你很慎重對待你封鎖下來的時間,當有人露出貓咪無辜的眼神,拉你衣角希望你陪他/她玩的時候,你能不能堅持,或對方能不能理解尊重,會影響我們堅持計畫,或持續跳票。
第五步|替自己找一個問責夥伴
問責夥伴,就是那個願意揮你鞭子,check你的進度,聽聽你的心情,也願意給出中肯建議的一位朋友。
我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如果幾年前你跟我說需要找個問責夥伴,我會翻你白眼說幹嘛呢,我自己來就可以,難道別人可以幫我寫東西嗎?
漸漸的,我了解問責夥伴代表的角色跟意義。
問責夥伴可能是一位跟你有著類似興趣或目標的同儕。這種人常出現在你的興趣圈或學習圈裡,可能是課堂上認識的同學,或社團裡的朋友。你們可能會相約完成某些活動,或互相分享資源,給彼此建議。
問責夥伴也可能是一位Mentor的角色,這人關心你的目標,同時他/她的專業背景也可以提供你很有價值的觀點或見解。
問責夥伴的存在,問責夥伴帶來的鞭策跟隱形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他們的存在,是一股溫和且堅定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前進。
我在臉書成立30天寫作社團,初衷就是要「對付我自己」。我知道我容易有懶惰病,但當我帶著一群人一起鍛鍊寫作肌肉,自己愛寫不寫的說不過去。我替自己設了壓力,我就會進步。
同時,我也因緣際會認識來字出版業和媒體圈的前輩或朋友,他們跟我沒有直接的利益或從屬關係,但因為我們互相欣賞,我們總是會定期聚會,聊近況聊夢想,聊自己的猶豫跟懷疑。這時候透過另一個人的觀點,你會很容易邁開下一步。
曾經有一位來自出版業,現在在金融業工作的朋友直言不諱的跟我說,阿發,你的粉絲頁叫Afra的寫作日常,日常就是要多寫啊,作家也都是這樣養成的啊,你為什麼愛寫不寫的?
也因為這段閒聊,我還跟這位朋友賭了連續寫作30天,中斷超過5天就要請朋友吃大餐。
找一個問責夥伴,刻意給自己壓力,給自己期限,給自己新觀點,哄騙著自己持續採取行動,No matter what!這是寫作這件事本身之外,帶給我的巨大收穫。
歡迎你利用以上我分享的「反向工程」思維以及5步驟,回到你的現實生活中設計你的寫作任務與流程。如果你有什麼疑問或私房的高效能寫作習慣要跟我分享,也歡迎你留言。:)
如果你想加入一群小夥伴,一起鍛鍊寫作肌肉,歡迎加入臉書「 30天寫作社團」。
Last Updated on 2020-04-05 by Afra (阿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