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在某個專業領域有獨特know-how,或在某個興趣嗜好有過人的心得經驗,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拿來跟眾生結緣,分享知識的絕佳素材。
如果你有參加寫作社團的主題式寫作活動,你可能已經挑定了一個大方向,但接下來的「10篇」究竟要訂什麼題目,你可能抱著且戰且走的心情。
等等,人生不必那麼困難。有計畫、有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寫作這條路上走得更持久,更輕鬆。
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2個找靈感、訂題目的幾個超好用撇步。
1.找出認知落差
就像上面這張kuso的圖,每個人看待「設計師」這份工作,都有不同的詮釋理解,甚至是偏見。曾經有個設計師朋友跟我說,有位客戶曾經推給她一張草圖,要她照著畫,同時還撂下一句話:「我只是不會弄軟體啦,不然這個我來畫就可以。」
後來我的設計師朋友依照著這位94狂客人的草圖做出設計提案,對方就閉嘴了,因為真。的。太醜。
如果你是設計師,光是這個過程就值得你記錄下來,你要做的不是透過文章靠北發牢騷,而是透過你的文字帶著麻瓜消費者去理解,設計師究竟怎麼處理每個案子?中間的流程是什麼?消費者如何當設計師的好夥伴,提供哪些資訊有助設計師畫出你想要的東西?
有「落差」,就是我們可以使力的地方。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滿足外行人的好奇,或是傳遞正確的觀念與資訊。當你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你在專業領域上給人的信賴感就會大幅提升。不信的話,你可以回想你看醫生的經驗。那些讓你覺得放心,有問題一定回去找他/她的醫生,究竟是惜字如金的權威名醫,還是願意針對你提出的大小疑問,提供說明和解答的醫生?
2.在內心有個讀者
寫作可以粗分兩個層次。一個是與自己對話,日誌、自由書寫,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在這個範疇內,你可以大量、不經編輯地將你腦子裡的東西倒出來。就算思路跳躍、夾帶大量個人情緒都ok,因為這是你跟你自己的對話紀錄,你總能在事後爬梳自己的文字,從中看見什麼。
寫作的另一個層次,是和別人對話。你想傳遞的東西可能有娛樂、互動和資訊價值,這個層次是雙行道。你丟出來的東西必須是要讀者有感的、在乎的,讀者才會願意讀完。如果你只想宣洩情緒,卻無法提供任何對讀者有幫助的觀點,最後可能只會流於自說自話。
在內心設定一個讀者的樣貌,也能幫助你聚焦與取捨訊息。舉例來說吧,最近我在研究日本九州自助行,當我在google輸入關鍵字,九州和自助行,會跑出一長串文章。有些文章是針對「第一次」去九州的安排建議,有些談九州的交通安排,有些則介紹九州的進階景點,不同的讀者設定,除了方便這些旅遊達人安排內容,也能吸引來適合的讀者。所以,先在心中有個目標讀者,你自然知道該怎麼切分題材,聚焦生出一篇對目標讀者有幫助的文章。
【總結】
透過以上兩個心法,你可以慢慢摸索出不同的寫作「破口」。
不用擔心你必須寫出「厲害」、「完整」的佳作,有時候你只需要找出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挑一個觀點,好好說清楚,就是個好開始。從這個開始出發,你會發現生活或工作中,原來有這麼多好事、好觀點值得分享!(大圓滿手印)
-End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Afra’s Word House 文案人的寫作日常,及附上原文連結:一張圖告訴你如何找到源源不絕的寫作靈感)
Last Updated on 2018-09-16 by Afra (阿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