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一陣子後,有上進心的職人們通常會透過持續學習,替自己外掛更多的硬實力跟軟實力。在社會共同焦慮感的鞭策下,職人們替自己沒培養了好多技能,但如果你問問周遭的朋友,學了這麼多東西,你在職場更有身價了嗎?你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了嗎?這些技能你都用的到嗎?你可能會看到許多茫然的表情。想在職場勝出,有上進心的我們究竟犯了甚麼錯,讓自己愈學愈迷惘,愈學愈焦慮?
軟硬兼修讓你身價更高,還是更迷惘?
Table of Contents
先來說說想提升職場競爭力,一般人會做什麼樣的進修?不外乎分成兩種,硬實力跟軟實力。
硬實力好了解,包括如何設計美死人的PPT,如何用Excel掌握數據分析,如何提升專案管理技能,如何有效利用Evernote、 Google等數位工具幫自己做好時間管理…等等。再hard core一點,就是替自己拿幾張證照。
軟實力的大傘包括如何培養領導力,如何辨人溝通,如何有效談判,如何讓自己站上舞台侃侃而談,如何說個好故事讓人買單…等等。
我們總是相信「軟硬兼修」,才能提升我們的職場競爭力。
拿那麼多證照,學那麼多課,你變得更有競爭力了嗎?
曾經我也是「軟硬兼修」的職人。我上過各式各樣的課,在電視台工作時為了提升播報聲音的質感,我去上了聲音表達課。在外商當業務時,覺得自己老是掛著省電模式的表情不夠親合,我去上了肢體表情溝通課程。喔,大家不都說財富自由很重要嗎?我也曾經捐錢給股票教學老師,去上財報分析課程。還有還有,我曾經拿過日本色彩學證照,就只差沒再捐一大筆錢讓自己晉升為穿搭顧問。
自從線上課程平台如雨後蘑菇(?)長出後,按按滑鼠,報名課程變得更容易了。在「取得便利」跟「學費成本下降」這兩個邪惡誘因驅動下,我陸續亂繳了一些學費。有一陣子我也透過得到、喜馬拉雅等App吸收那些知識經濟名人反芻過的嘔吐物學習心得。
表面上,我是個積極上進的職人。但有一天我領悟到,我的上進和忙碌的底層情緒來源,其實是焦慮。因為我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我焦慮,所以我去報名各種吸引我的課程。因為上了課後我沒辦法立刻感受自己的成長,所以我又很快的去上了其他類似主題的課程。
「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夢寐以求的一件事,是從中看見自己」-德國哲學家,尼采
跟FBI學習讀心術,但事實是你連自己都讀不透
奇特的是,當我發現並承認自己的焦慮後,我開始調整學習順序。過去,我將焦點擺在往外的能力取得,現在,我將焦點擺回自己身上,開始探索自我情緒,開始認識自己。一路上,我幸運碰到良師,在工作上也碰到mentor,一點一滴透過自己的情緒,看見熟悉卻又陌生的自己。
也是在我學習認識與觸碰情緒後,我終於惘然大悟,為何過去翻了很多業務銷售、溝通談判主題相關的書,學了各種招式,但真正運用時卻用上出來。為什麼我跟FBI學了各種話術,學習怎麼看人,學習培養同理心,但一旦職場中出現了讓人炸毛的挑戰情境,我卻只能任由情緒擺弄,用慣性模式和困難硬碰硬。
因為,當我無法看懂自己的情緒,我也無法同理眼前任何機車同事/主管/合作夥伴的處境。當我理解焦慮的展現包括憤怒、防衛、堅持己見等等外顯變形時,我發現我對眼前看似機車難相處的人,開始多出了一份同理。而這份情緒智能,幫助我在職場上可以更精準的判斷,同事的機車是不是另有隱情?老闆的急躁是否代表有我沒看見的隱形問題?
當我開始看懂情緒,看懂自己,我才終於看懂別人。
認識自己,才能知己知彼
不同於現代的FBI,要我們快速學會看穿人心的招式。哲學家蘇格拉底、蒙田、尼采等充滿智慧的古代智者,早就提醒著我們,人生中真正有力量的事情是:認識自己,Know Thyself。
多數人經常借助「外力」認識自己,算塔羅,算流年,上成功學,上激勵課程。可是真正能幫助我們看清楚自己的重要入口,正是「情緒」。
透過探索、感受自己的真實底層情緒,我們終究才能回答人生的大哉問:
「這輩子,我想做什麼?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問問你自己,最近一次,讓你覺得焦慮,失落,憤怒,或興奮的感受,是什麼時候?
我在The School of Life帶領如何找到職場潛能(How to Identify Your Career Potential)這場工作坊時,裡頭有許多的練習是要幫助迷惘的職人,從過去的生活和工作脈絡中,尋找讓自己覺得「有趣」的時刻。在帶領工作坊的過程,我聽到太多人帶著迷惘的神情問我:「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找不到自己的熱情通常有兩種可能:
1. 現實生活中多方體驗和嘗試的機會太少,經驗資料庫很有限;
2. 不曾學習感受自己的感受,以至於無法汲取自己的喜怒哀樂
無法認識自己,註定我們要隔著情緒的迷霧,做出錯誤的工作抉擇,在「找不到成就感」的假議題中,盲目轉職,被社會的價值觀、權威者的觀點、同儕的言論左右著,日復一日,被不知為何而戰的無力感拖行著…
提高情緒智能,幫你打開職場格局
上進的你,在安排接下來的進修主題時,我想以過來人的經驗,邀請你認真看待「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透過認識自己,我們才有機會揮別「無力感」,看見原來我們還有選擇權,原來只要轉個彎、換個施力方式,卡卡的人生從此可以停止走下坡。
透過認識自己,我們才能有所依歸的做更清明的選擇,停止不斷選錯工作、找錯伴侶的惡夢。
也唯有透過認識自己,我們才能停止盲目鞭策自己,培養出對自己的寬容觀點。當你認識了自己,你也終於可以同理眼前那些看似麻煩的人事物,找到更聰明的對應方法。
正因為認識自己是如此重要的課題,The School of Life Taipei在7/28跟7/29舉辦了二日工作坊。我將和兩位我很欣賞的前輩,呂季魁諮商心理師,丹萱老師,一起以深入工作坊的方式,帶領有興趣認識自己的朋友,一起探索如何提升職場中的情緒競爭力。
如果你是個上進的職人,如果你一直都好努力的學習各種外掛技能,如果你對於不斷的學習感到忙碌和茫然,我想誠摯的邀請你,給自己兩天的時間,替自己按下暫停鍵,跟我們一起認識情緒,發現最熟悉卻又陌生的自己。
認識自己是一段旅程,有起點,但沒有終點。
一開始的過程混亂且驚心動魄,但你知道那是對的路。
詳細了解:【二日工作坊】職場勝出:情緒競爭力!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Afra’s Word House 文案人的寫作日常,及附上原文連結:人生學校:想在職場勝出,為什麼你應該檢查你的情緒競爭力?)
部分內容同步刊載於Cheers《證照拿 一堆,為什麼愈來愈焦慮?》
Last Updated on 2018-07-18 by Afra (阿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