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新解讀:如何辨別辦公室人際界線,避免問出不該問的問題?

如果說過度客氣是種病,那麼一種尷尬情境就是身邊的泛泛之交誤踩你的人際界線,向你打探隱私。而天公伯的考驗來了,你應該如何在不勉強自己的情況下,打怪這些問題?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div-19疫情,不管你怎麼稱呼,2020這場世紀傳染病疫情讓人類被迫慢下來。居家工作以及保持社交距離成為每個人要適應的新現實。身為內向的摩羯座,居家工作和社交距離的組合對我來說像是美夢成真,但最近職場上發生一件事,讓我開始忍不住思考,當我們談到和疫情相關的「社交距離」,我們直覺聯想到的是肉體與肉體之間必須相隔1到1.5公尺,但對於人際之間的「社交距離」,幾乎沒有國際認證的標準。每個人對於親疏遠,都有不同的主觀認定。最近有同事隨口問了我一個隱私問題,讓我立刻意識到宣揚人際社交距離對我而言是刻不容緩的人生使命。

事情是這樣的,這一天我在辦公室工作,一位同部門同事來跟我閒聊,突然她開始好奇我的感情生活。

「阿發,我好奇像你這種文思泉湧、情感豐富的人,會不會很需要情感的支持?呃,這樣講好像有點探人隱私….」

如果當下有顯微鏡或攝影機在拍我,大概會捕捉到我嘴角0.01秒的僵硬,以及眼角0.01秒的惱怒。

我知道我同事想要問什麼。這已經不是對方第一次問起我的感情生活。平常大夥上班談的就是工作或一些無傷大雅的話題(中午吃什麼啦,下午茶訂什麼啦,罵罵主管啦等等跟個人無關的話題),要談到個人的感情和家庭生活,已經是從專業的公領域,侵門踏戶進階到私人領域。當下我立刻發現,我愛說幹話、友善健談的工作形象,可能已經建立了錯誤的個人品牌形象。

我友善,但我沒有打算跟同事們建立私人關係。如果有任何人在我沒有主動提及的情況下,開始追問我的感情生活,我的原生家庭,下班後都做些什麼,我認為那是非常侵犯我個人隱私的問題。

當然,我知道你心中在想什麼。阿發,你好嚴厲喔,對個人隱私的定義,跟你同事對於個人隱私的定義可能不一樣啊,搞不好人家不是故意踩你的地雷,搞不好人家以為你們more than coworkers,好朋友之間聊聊這些話題,有什麼關係?

說到這,我想到N年前,我在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網站上讀到的一篇有趣文章。這篇文章在探討,所謂的社交跟心理距離有文化上的差異。在美國排隊買咖啡,人跟人之間會保持至少30公分以上的距離,但在印度這樣的亞洲國家,你身體黏著前頭的那位老兄,甚至在他肩頭或耳邊上說話,印度人可能都不會覺得不舒服。

辦公室裡的人際社交距離,就是這麼一種很需要社交敏感度跟文化意識來拿捏的東東。比如當我跟美國老外開concall時,我問起對方剛出生的baby,對方跟我聊起假日、天氣,絕對是一種社交問候,再延伸下去的任何問題,都是一種浪費生命的自殘行為。

請容我再釐清一點,每個人對於哪些話題構成「隱私」範疇,其實定義很不一樣。我在寫這篇文章前,用”acquaintance, personal questions“這個關鍵字,在google搜尋了一下一般人對於隱私問題的應對方式。結果讓我大開眼見,我認為personal的,別人反而可以拿來大肆宣言!來看看Quora論壇上,針對”How honest are you when acquaintances ask personal questions?”這個問題,有一位叫Julia的網友,就有一段誠實的自白:

根據Julia的說法,如果被問到「性」這個問題,她可以大聊特聊,對她來說,這可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問題。但如果被問到一些內在想法或感受,對她來說就是很personal、隱私的問題。

看到這裡,我好奇的是,對你來說哪種問題比較難回答,比較像是私人問題?是你的感情觀、性生活,還是你對於某些事物的誠實想法或感受?(這裡附上Julia答覆的原文,我覺得很值得看看,你會發現原來每個人對於什麼是隱私,哪些問題可以對哪些人說,都有不一樣的原始設定。)

再回到我嘴角跟眼角抽搐的那0.01秒的現場。當下我知道同事不是故意踩地雷的,因為偶像人情包袱,我並沒有立刻拉下臉來說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我繼續啟動我的社交引擎渦輪,巧笑倩兮的跟同事聊了一些感情觀的五四三。

但回家後,不爽的感覺像蕁麻疹,全身發作。我想到了從小到大,當我們碰到別人侵犯我們的個人界線時(不管是有意或無意),我們學習到的應對方式是以和為貴,為了避免同事交惡就得打哈哈處理掉,但我們很少反思,如果下次碰到同樣的狀況,我們如何用更高明、更符合自己心意的方式去溝通?

當我們碰到人生難題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身邊有智慧的朋友汲取洞察。我問了三位好朋友,碰到我這樣的狀況時,他們會怎麼回答。

朋友A:用退一步、幽默的方式把球丟回給對方

「如果是我,我不會覺得我有必要回答對方的問題。我會笑著說,唉呀呀,蘋果日報的記者朋友,你又想來挖什麼消息啊?或者,我就會北七的說,我都一夜情啦!」

朋友B:你要去思考你的回答有沒有跟你的個人信念一致

「我這人很簡單啊,我就會回說,我們的交情有好到你可以問這問題嗎?但是阿發你不是我,這種話你不一定講得出來。你的功課是你要怎麼回答,能顧到對方的顏面,又不讓自己不爽。你的回答會代表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在乎別人比較多,還是在乎自己比較多?」

朋友C:沒救啦,你人類圖設計就是愛恨極端的人啦

「你人類圖就是這樣啊,碰到喜歡的人,人家不用開口問你就會自己爆料、什麼都說。你的友善只是表面,要走進你的心裡很難啦。」

經過向身邊三位高人指教後,對於人際社交距離這件事,我有了全新體悟。每個人的人際心理社交距離都不一樣,像我這種孤僻鬼,用來丈量核心朋友圈距離的是15公分的辦公室文具尺,我的自己人核心圈就是這麼窄小。對於社交動物就不一樣了,他們的雙手臂舉起來再乘以10倍距離,這方圓五百里內的人都可以是自己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讓別人了解自己的社交距離(比如學我的朋友B,碰到不想回答的問題就直率的說我們的交情不到你問這種問題的程度喔),同時更需要培養敏感度去了解別人的社交距離肯定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更重要的提醒,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過度客氣的人,在社交互動這件事情上,我們真的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會為了社交和諧,選擇勉強自己,最終也誤導了別人?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脫離過度客氣的人際包袱,那麼在職場上建立難搞bitch的威望,也許是你的最終出路。

[mailerlite_form form_id=1]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Afra (阿發)
Afra (阿發)

前資深上班族,出版過 《今天的人設是專業上班族》,喜歡分享故事觀察人性,也是NGH認證催眠師、NLP高階執行師,ICC認證腦科學教練,並提供中英文高效表達一對一教練服務。

文章: 1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