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職涯規劃更重要的事情,有效認識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真實的自己,跟理想的自己。有時我們以「脫離舒適圈」為名,揭竿起義,打算洗心革面,追求理想中的自己。我曾經做了一場實驗,將自己打掉重練,追求理想的自己。後來我發現,追求真實的自己升級版,才是更好的選擇。

London 2016 (161)

 

「你覺得你比較像狗,還是貓啊?」

好幾年前,朋友聚在一起閒聊時,被問到這個問題。不管是愛狗或養貓的,大家還是會達成這樣的共識,狗狗的社交性強,貓咪自己會快樂。

貓咪是很有個性的,多數時候牠們活在自己的世界,喜歡獨處,自己找樂子。如果貓咪想「臨幸」主人,牠們也會有表達的方式,比如在你用電腦趕報告時,不客氣地踏上你的鍵盤,一屁股坐下來。或是跳上你的床,陪你呼嚕嚕睡覺。

無論如何,貓咪說了算。由牠決定,何時跟你保持距離,何時跟你撒嬌討拍。

我怕狗,也怕貓。小時候被黑色土狗齜牙裂嘴追趕過,小小的我退無可退,嚎啕大哭時,爸爸衝過來擋在我前頭,趕走了黑狗。從此後,只要走在路上看到狗,特別是體型大,毛色土黃或深黑的那種,我就神經緊繃,下意識地閃身或繞路。

「妳看到大狗不要怕,如果牠們吠妳,妳就打開雙手,讓自己變大,吼回去。」

有位朋友,發現我怕狗後,給了我上頭的建議。她有一隻羅威納,就是全身毛髮黑亮,吠起來聲音雄壯威武,會嚇死膽小鬼的那種狗。

碰到惡犬不要怕,要讓自己變大、變兇,只有氣勢,才能幫自己趨吉避凶。這是面對惡犬的秘訣。多年後,回頭一想朋友的建議,赫然發現用在職場上面對惡人,一樣有效。

貓咪,沒什麼好怕吧?畢竟,只要不主動去招惹貓咪,貓咪通常懶得和人類過招。

大學時,有次班導師請一些同學去她家吃飯。她家有隻肥貓,叫Uly。Uly神出鬼沒,一群人洗米洗菜時,完全不見牠的身影。等到我們坐上飯桌喊開動,筷子衝向圓桌中央那鍋薑母鴨時,突然有個毛茸茸的東西刷過我的小腿。

事出突然,完全沒心理準備的我,尖叫一聲,雙腿彈起來撞到餐桌痛得要死,我的超大反應也讓同學笑壞了。

Uly 不吼不叫,牠只是路過,意外和我有了肌膚之親,我卻被那奇特的觸感驚到花容失色。別說別人無法理解,我自己也無法理解。我常常看著狗狗、貓咪,想著在那厚厚的毛髮下,有皮膚,有血管,有肌肉,有脈動,溫溫熱熱軟軟,摸起來一定很奇怪。

彷彿是天公伯的刻意安排,要幫我卸除對毛小孩的恐懼,有一陣子我上班的地方,有一隻狗、一隻貓,是同事的寶貝毛小孩。這隻狗狗乖巧聰慧,長相討喜,根本是寵物界的林志玲。任何客人踏進門來,牠都會上前搖尾巴迎賓,牠跟任何人都可以是朋友。

但同事收養的另一隻小花貓,就沒那麼隨和了。小花貓只認自己人,牠只在媽媽面前翻肚討拍。其他人如果想摸牠一把,就得承擔被哈氣、被咬手指的風險。

牠高興時就露臉,想耍孤僻時就躲櫃子裡。想媽媽就翻肚討拍,氣媽媽不在家就故意在媽媽的衣服上尿尿。

小花貓從不刻意迎賓。牠對自己人很好,漠視閒雜人等。牠很有個性,按照自己的節奏活著。牠不給虧,不是人人好的貓咪。

但又怎樣?!牠依然活得好好的,依然有好多人想靠近牠。

我一直覺得我比較像貓,雖非刻意,但不論是個性或是選擇的環境,都讓自己以貓咪的姿態,獨立的活著。

有趣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真實的自己,跟理想的自己。偶爾,我們早上醒來,突然決定揭竿起義,搖著「踏出舒適圈」為名的旗子,拋棄真實的自己,轉而追求理想的自己。

有段時間,我理想的自己大概是這個樣子:能言善道,充滿能見度與影響力。

真實的我是個獨善其身的新聞工作者。每天接收著CNN、路透、美聯社的外電新聞,寫著國際大事或趣聞,擅長寫財經消息,痛恨運動新聞。我想著,真實的我實在也太無聊了,我要挑戰自己,我要追求理想的自己。

於是,兩眼一摸黑,縱身跳進業務工作,開始了截然不同的挑戰。

我開始追求「理想中的自己」。

我的世界不再只能有自己跟自己人,我練習開啟社交模式,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友善,經營一種進退得宜,四海皆朋友的胸懷。所有人都重要,所有人都是機會。

修練社交性格的過程,對我來說,就像對抗地心引力。有陣子我努力盡可能調整臉部肌肉,讓自己看起來不要太面無表情。我以為我有了長足的進步,直到有一天我跟一位朋友視訊,手機螢幕上出現自己的嘴臉表情,我嚇了好大一跳。

靠,我的臉怎麼還是臭的?!!

我那練習好久的太陽穴用力,笑肌拉提,一不刻意維持,立刻被打回原形。

「本性」,就是在你我鬆懈時,那不自覺出現的真面目。有那麼幾次,我看見了自己的真面目,就更努力地鞭策自己,千萬要穿戴好我努力培養的「社交性格」,畢竟,人都是有彈性的。我對自己精神喊話,只要努力,就可以讓自己成為任何性格。

貓可以是狗,狗也可以是貓。當時的我這樣相信著,於是更努力地扮演「理想的自己」。

那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我帶著這樣的信念,努力著。直到有天下午,我看著跟我共處一室的小花貓,吃完高級乾乾後,開始舔毛梳洗,接著好整以暇地躲在櫃子裡睡覺。兩個小時後,牠走出櫃子,打了個大呵欠,伸伸懶腰,然後,走向牠的阿母,翻肚討摸。

那一刻,我深深地羨慕起小花貓,我突然恍然大悟,我本來就是貓啊!

我原本就喜歡多對自己人好一點,原本就不太甩閒雜人等,原本就喜歡有自己的節奏跟彈性。

我本來就是貓,但卻鬼遮眼努力想變成狗狗。這樣的挑戰過程中,是啦,我發現自己也有友善可愛溫暖的一面,但我真的好累喔,我無法一天24小時穿戴著狗狗的個性。狗狗很可愛,但貓咪不可能是狗狗,狗狗也不會是貓咪。我到底在幹甚麼啊?!我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就是一隻貓咪!

我決定當回貓咪,就讓自己是2.0版本好了,親人一點的貓咪。

這場追求「理想的自己」的實驗,正式落幕。

感謝天公伯曾給我這個機會,近距離觀察這兩種生物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在這場「真實的自己」vs.「理想的自己」的實驗後,我釐清了幾件事:

1.「理想的自己」有時候是激進的妄念。渴望自己成為某種形象,背後通常有個深層動機,這個動機往往以cosplay的方式,偽裝自己的真面目。比如,當年我期許自己能言善道,有能見度,喊水會結凍(其實當黑道老大,無良政客,或偽心靈導師都有同等效果),我自以為那是「理想的自己」,但當我不斷抽絲剝繭,不斷重新理解自己,我才發現我只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創造更有意義的貢獻,生活中,能和更多人有深刻互惠的交流。而這樣的需求,其實有多種方式可以滿足,並非只有靠著能言善道和高能見度,才能達成。

更何況,多數時候我根本懶得講話。

2.忘了理想的自己吧,去追求真實的自己升級版本。更喜歡自己、更欣賞自己、更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都是升級版的概念。

別再鬼遮眼,逼自己去成為另一種生物!

《延伸閱讀:對自己誠實,就能減輕人生路上的油耗》

Last Updated on 2018-07-13 by Afra (阿發)

Afra (阿發)
Afra (阿發)

前資深上班族,出版過 《今天的人設是專業上班族》,喜歡分享故事觀察人性,也是NGH認證催眠師、NLP高階執行師,ICC認證腦科學教練,並提供中英文高效表達一對一教練服務。

文章: 1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