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三年開始,大量討論「控制狂」爸媽的心理學叢書崛起。突然間,我們不用再受小時候教忠教孝的觀念綑綁,無須再堅持孝順是世間唯一的正途路,媽媽的話是海海人生中的唯一真理。我們被鼓勵去看見並承認,爸媽也許讓我們衣食無缺,但卻壓抑了我們的特質發展,甚至給了我們狹隘有害的人生觀和思考方式。
英國才子作家艾倫狄波頓曾在《機場裡的小旅行》書中寫下這麼一段話,說明爸媽才是世間優質(或劣質)人力的源頭:
工作能力雖然能夠透過訓練語教導而灌輸給員工,人性的態度卻無法藉由硬性要求而產生。換句話說,這家航空公司賴以生存的特質(服務精神),公司本身竟然無法生產也無法控制,而且嚴格來說也不是員工的分內職責。這些特質的真正來源不是訓練課程,也不是員工福利,而可能是25年前在柴郡一幢住宅裡的慈愛氣氛,當時兩名父母以寬容而愉悅的心情把一名未來的航空公司員工拉拔長大,所以今天這名員工才會具備堅定的意志與和善的態度,而能夠引導一名焦急的學生前往登機門…。認真說來,父母其實是全球資本主義真正的人力資源部門,卻從來沒有人肯定父母在這方面的功勞。
犀利如艾倫狄波頓,他看見了情緒教育才是培養優質人力的根本。可惜的是,學校配備我們IQ,卻忽略我們的EQ教育。能給我們情緒教育的第一線人員,當然是長時間相處的爸媽或學校老師,可惜這些人生活壓力都很大,他們很可能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情緒了,又如何當我們的典範?
台灣聞名世界的除了有人情味,鼎泰豐小籠包,春水堂珍珠奶茶,應該還要加上數量豐沛、密度好比7-11的直升機爸媽和媽寶,才能完整呈現台灣島國的風土民情。
處處掌控的直升機爸媽,必然養出對自己沒自信、經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媽寶。媽寶既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容易發展出怨懟、低行動力、把自己愈活愈茫然的必然。媽寶的苦楚,在於肉身跟年齡不斷成長與老去,但內在人格與情緒智能卻遲遲無法獨立(巨嬰現象),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媽寶傾向消極抵抗或被動等待,少了一種「我為自己負責」,「我來想辦法」,「你們不喜歡也沒關係」這樣的主動性格。
當台灣養出愈來愈多的媽寶,我們如何去想像一個有建設性、有活力、主動創造的社會氛圍?
走在「媽寶覺醒」的路上
Table of Contents
我自己曾是一個中重度媽寶,一個奔四的阿嬸要在坦承這件事,仍然讓人心頭一揪。不過過去幾年來,我走在「媽寶覺醒」的路上。好多年前還沒有「媽寶」這個詞彙,我和母親的關係就像台灣多數尋常家庭母女關係,媽媽很愛管,什麼都有意見,我很少被鼓勵有自己的感受跟想法,我在家就是個乖巧的孩子,反而在學校比較能展現自己調皮活潑的那一面。陽奉陰違、搞笑詼諧,是我發展出來的求生策略。
我在電視台工作那幾年,下午四點半國際新聞時段後,我阿母當天就會告訴我,她覺得我播音的聲音太生硬,不如我的同學好聽。每次我回台中省親,阿母問候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變胖了嗎?」「你變黑了嗎?」「你燙這頭髮不好看,老氣」。
阿母的世界有很多「應該」跟「規矩」。每次她碰到煩惱的事,跟家裡的人詢問完一圈意見後,最讓說服她的往往是外人。阿母相信權威專家,卻不相信自己。阿母長期焦慮和緊張,碎碎念是她的出口。她經常想從別人身上尋找背書,永遠擔心自己是否會做錯決定,反反覆覆是她的必須。
日劇《過度保護的加穗子》和《媽媽,我可以不要當妳女兒嗎》對於控制狂媽媽有很精準的演繹。喜歡詼諧幽默的可以看前者,喜歡恐怖寫實派的可以看後者。
「你好像你媽喔!」情緒繼承的魔咒
當我開始接觸心理學,開始透過每一次工作和生活中的不順遂,誠實地去認識自己時,我開始看到很多的「情緒繼承」模式。因為擔心被質疑和嫌棄,所以習慣選擇「有把握」的事情做。碰上權威者(老闆主管之流),會下意識地避免衝突,就算自己持不同意見,也不選擇把話挑明,乍看下配合度高,其實只是委屈壓抑自己,等到事情不如預期,就大有理由把責任推給別人。對別人很客氣,對自己人很沒耐性。因為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好,所以不敢主動去想像和爭取自己渴望的機會…
說到底,身為資深媽寶,讓我在自信心跟韌性上嚴重不足。更糟糕的是,當職場中碰到不正直的合作夥伴,吃了虧時,該替自己據理力爭的時候也做不到。把自己說清楚≠挑釁別人,光是練習清楚表達自己的「喜歡」跟「不喜歡」,用明確具體的敘述取代輕描淡寫的「都好」,就讓我花了好久的時間去習慣「挺自己」這件事。
不喜歡歐洲室友,卻只能在背後搞小動作的遊學團學生
「情緒繼承」還包括我們處理生活中衝突難解情境時的反應方式。
某一年暑假我到英國帶遊學團,發生一件事,讓我更加相信,媽寶文化是害人害己的社會毒瘤。學生被安排住在遊學中心的市區宿舍,同房還有歐洲室友。有著周五晚上,這位學生神情焦慮的跟我還有另一位帶團老師說,希望我們立刻幫她換宿舍。
原來歐洲同學帶男朋友回宿舍過夜,她和其他台灣同學不喜歡,所以想要換宿舍。我跟另一位老師跟她說明,暑假是旺季,恐怕很難立刻換宿舍,建議她先跟歐洲室友反應。
「所以你們就不能幫我換宿舍嗎?」
「要我去跟室友講?萬一我被報復,我被強暴,怎麼辦?」
女學生開始歇斯底里,她一邊跟我們說話,耳朵依然帶著耳機,手機微微對著我們。另一位老師機靈地問「妳在跟誰視訊?」,這下才發現,這女學生的母親遠端遙控,在另外一邊全程監督,監看帶團老師如何幫女兒處理說不出口的問題。
原本應該是互相信任,就事論事處理問題的場景,被女學生跟她的母親用防衛的姿態,搞得像諜對諜。在安撫女學生後,我們跟她說明歐洲學生因為比較開放,帶男生回宿舍是常有的事,但我們可以根據宿舍規範,先跟對方說明她不可以這樣子。
女學生半信半疑,我們兩位老師陪她在宿舍用白紙寫下Girls Only的字樣,貼在門口。隔天女學生說,這位歐洲同學很生氣,跟她怒吼外頭住宿很貴,台灣女學生害她朋友要流落街頭,Blah blah。我們兩位年紀加起來快80歲的大人,繼續給這位20歲的大孩子做心理建設,說有衝突時對方不高興是正常的,跟她無關,我們要堅持。
過了幾天,女學生很開心的說,這位歐洲同學後來良心發現,竟然跟她說sorry。「原來保護自己、跟人家有衝突是一件ok的事」,如果用長遠眼光回顧,這應該是這位學生的遊學經驗中,最珍貴的學習。我很慶幸我的帶團同事選擇用比較困難的方式—陪伴這位孩子去面對衝突—來幫助她發現跟人吵架沒什麼了不起的。
多數的爸媽、多數的老師,碰到這種情況乾脆就替代這些孩子「解決問題」。媽寶的無行為能力,就是一點一滴被養成的。
而我從這件事情上看到,台灣人經常習慣「來陰的」,不敢砲口往外,只能欺負、要求自己人。比如在這個事件中,一開始女學生選擇和帶團老師採取敵對態度,甚至一度出現我付錢我就是要換宿舍的大爺姿態。正因為多數人沒有接受過情緒教育,因此當讓人害怕的情境出現時,就習慣以階級高低方式,希望有個人幫你處理麻煩事。
儘管我是大人,但透過這位女學生的事件,我也趁機檢視了自己面對衝突的心態。如果有個衝突情境讓我覺得很害怕,很想逃避,不想面對面解決,究竟是這件事真的很可怕很無解(以上面的情境來說,不希望室友帶男生回宿舍),還是我把困難想得太大,而且不願意站上第一線幫自己說清楚講明白?
台灣知名心理醫生鄧惠文曾說,我們不能一昧的將長大後所有的不順遂或性格軟弱,通通怪罪到爸媽身上,說穿了,爸媽就是個平常人,有些人也不知道怎麼當爸媽,如果少了學習意識,他們就更不可能在層層的生活壓力下,想辦法讓大家的情緒好過一點,畢竟,爸媽可能連自己的情緒都搞不定啊!
不專業媽寶特質健診|檢查你有哪一項
溫和沒主見:不清楚自己的喜好,也不常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很清楚做什麼可以讓媽媽開心,還有會想盡辦法避免讓媽媽不開心
優柔寡斷:重大決定都是媽媽說了算,碰到要替自己做決定容易四處聽別人的建議、想法,很難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可能聽不到)。碰到不順遂的事情會為了小事卡關很久。
遷怒怪罪:當事情不如己意,會有大量的自責,然後再怪罪別人讓事情不順遂,但沒有「協商」和「討論」的意願或能力,鮮少可以主動想辦法扭轉自己不喜歡的局面
我是媽寶,我該怎麼辦?
媽寶雖然有個寶字,但無關年紀。許多人終其一生,活到50歲、60歲都依然無法從媽寶模式中解套。如果你跟我一樣,發現自己是媽寶,有個緊張、焦慮、習慣控制的爸媽,又或者,你發現生活和工作中有好多不順遂,總是有人找你麻煩,總有你hold不住的事情,你已經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
是時候長大了!
我很喜歡The School of Life《How to Develop Self-Knowledge》這堂課裡的一段話:
The job of growing up means realizing with due humility the exaggerated dynamics we may constantly be bringing to situations and to monitor ourselves more accurately and more critically so as to improve our capacity to judge and act in the here and now with greater fairness and neutrality.
咱們拿掉英式英文的故作姿態跟優雅晦澀,還原成直白的中文,大意就是:
成長,意味著我們終於可以用更合理、中性的態度,來回應生活中的各種情境。
如果你跟我一樣,發現自己有媽寶基因,怎麼辦?以下是我自己鍛鍊心理素質的心得。
1.跟身邊的朋友聊聊,你會發現控制狂爸媽還真多,多到可以替他們開社團。這樣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2.讓自己多跟正面、積極的朋友或同事相處。減少跟很容易在情緒上過不去、對世界充滿不平的人在一起。
3.開始學習認識自己,學習提高情緒智能,學習把掌控權拿回自己身上。讓自己培養健康的情緒,就是對這社會最大的貢獻。
我們都可以選擇當長不大的彼得潘,但不讓自己的肉身+心靈完全熟成(彷彿在講一塊牛排似的),不找回自己的力量,任由擺布,你甘願嗎?
媽寶警語:肉身只有一世,珍惜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延伸閱讀:認識職場情緒競爭力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Afra’s Word House 文案人的寫作日常,及附上原文連結:我是媽寶,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