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壓根不相信,透過漫無目的隨意閒晃,可以幫助你找回更好的生活品質。如果你剛好是一個信仰忙碌,信仰人生必須隨時高產值才有出息的上進之人,方言文化出版的這本《漫遊的技術》對你來說,很可能是一本你不該摸、也不該看的禁書。閱讀警語
內容目錄

會發現這本書,純屬偶然。一個周末下午,我跑到瑜珈會館準備一本教你刻意無為、享受閒散的歪書
- 聰明投資選對股票發大財
- 建立個人品牌FIRE你老闆
- 學習高明話術提升影響力
- 療癒幼年的傷心裡的黑洞
- 創造被動收入永遠不工作
- 平日淹沒在待辦事項中,覺得永遠沒有做完事情的一天
- 不是忙工作就是顧家人,永遠忙碌沒有屬於自己的空檔
- 覺得自己很認真很上進,卻感覺原地空轉完全沒成就感
- 平常重訓拳擊瑜珈有氧,不知道散步漫遊有助身心平和
- 創意工作者經常燒腦汁,經常抓法髮坐到大屁股長痔瘡
- 有聽說過冥想練習好處,但覺得自己閉上眼睛就快睡著
- 有病識感自知是控制狂,無法忍受不照表操課沒有計畫
當我下定決心放手去做,選了一個天氣宜人的日子散不去上班之後,才剛踏出門,我就意識到,這不但是很棒的開始,讓我終於跨出了一大步,更是一份對於自身心靈健康的關愛。~《漫遊的技術》The Art of Flaneuring How to Wander with Intention and Discover a Better Life
書籍介紹

標題 | 主標(用來吸睛) | 副標(用來補充說明) |
英文 | The Art of Flaneuring | How to Wander with Intention and Discover a Better life |
中文 | 漫遊的技術 | 刻意漫無目的、隨意閒逛、沉澱、探索,遇見靈感、發現新鮮事、尋找好生活 |
作者Erica Owen是祝在紐約市的旅遊作家,平常也是編輯和內容行銷人,既然是行銷人,談漫遊的角度不落俗套。書的一開頭,不教你立刻去迪卡儂採買城市漫遊的必備行頭。書的一開頭告訴你「漫遊」的歷史究竟是怎麼開始的。 想像一下,19世紀末,法國巴黎街頭可以經常看到喝得微醺的男士們,在街頭閒暇地晃著。 某個程度上來說,你可以說這些人吃飽沒事。但「文化」這種事,本來就是吃飽撐著才能發展的餘裕。 總之,漫遊起源法國,生活富裕的中產階級、白種男性紳士白天在街道上漫遊,化身成社會文化觀察者,仔細觀察周遭環境,探索城市。到了晚上,這些人變成社交派對上的聊天高手。法國人愛散步的習慣也延續至今。漫遊,浪漫又奢華的歷史起源

探索城市、享受漫遊,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我幫大家歸納,你必須刻意練習兩種心理素質:透過島內散步,鍛鍊這3種心理素質

1. 練習浪漫
2. 練習隨興
大腦為了避免混亂,喜歡計畫跟控制 漫遊的本質是是放下腦子裡的掌控,帶著開放的心態走出去,看看這世界要給你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作者Eric在書中提到,有天她選了一個天氣還不錯的日子,散步去上班,取代平常搭電車的行程。她說才一踏出門,就感覺到這是很棒的開始,去散步是「一份對於自身心靈健康的關愛」。 她也發現透過散步、漫遊,她的行為開始跟平常不一樣了。 平常搭地鐵上班,注意力都在地鐵的誤點,或車廂上討人厭的乘客。 散步讓她看見很多人的笑容,偷聽到很多人的閒談,她有機會欣賞陽光灑在布魯克林大橋上金光閃閃的樣子。她依然住在紐約,工作依然很忙,但她看到的世界不一樣了。3.練習安靜
你還可以將漫遊,當作是一種【動態冥想】。作者Erica在書中也和一位專業的瑜珈冥想老師Laura Teusink討論漫遊的延伸性。Teusink認為漫遊跟另外一種名為aimless wandering遊走的冥想術有相似處。幫大腦卸壓的方式,就是暫停讓思緒奔走。 放鬆的方式不是拼命叫大腦放鬆、不要想東想西。因為大腦就是個閒不下來的屁孩,不信你現在立刻閉眼坐在你的椅子上,當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腦子就會立刻幫你想東想西。書中建議透過觸覺、聽覺、嗅覺的方式,引導自己在散步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放在五感感受,放掉雜念,只追蹤身體感受。 我看到這一段時,一直在點頭。不管是我自身的內觀練習,催眠和NLP學習,引導一個人放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幫助一個人的注意力從向外的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 看完這本書的晚上,我外出散步時也特地練習放掉自己的控制腦,讓觸覺、聽覺、嗅覺引導我左轉或右轉。明明我的腦子要我去找輕食吃,我的身體竟然把我帶到火鍋店門口。看看我們平常是不是很容易誤會自己?
人們總是認為遊走很簡單,但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已經太習慣按部就班,也習慣讓頭腦掌控一切。而遊走需要你將思緒拋開,跟隨當下的內在狀態,而非追隨當下的思緒。~ Laura Teusink, 瑜珈冥想引導師
除了漫遊的歷史,冥想卸壓的討論,這本書還提供了很多具體方法(真的是技術了),教你如何開始設計一個人的漫遊,或是設計和親朋好友共享的漫遊。這部分我特別有感,這幾年每次返鄉過春節,我和高中死黨都會相約初三一大早一起去晨間運動,用走路取代聚餐。書裡也提到有攝影愛好者,揪朋友街拍,一起分享作品。 散步、漫遊這件事,並不會浪費時間,反而可以重新幫助我們找到連結自己,和身邊的人連結,和創意連結的方式。 看完這本書以後,身為控制狂和上進病患者的我,更享受每天替自己安排的散步行程。在辦公室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利用午休時間去走路。上班族們,不要再拿珍貴的午休時間跟同事吃飯,除了八卦抱怨還有不小心洩漏自己對別部門蠢同事的真實想法之外,跟同事吃飯絕對沒有太多好處,不如拿來練習一個人的散步。具體享受漫遊的實驗方法
這是一個迫切需要放鬆的世代,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喋喋不休。有這麼多的社群平台,讓我們對外說個不停,卻不願意強迫自己關機,安靜下來。 這本書,很適合放一本在你的辦公桌。你需要不時翻閱,並且勇敢裡直氣壯地站起來,走出去讓自己閒晃休息。 送給自己一份真正的安靜和閒適的態度,比送給自己LV包難多了!你真的可以理直氣壯拋下這個世界去散步
Last Updated on 2021-03-20 by Afra (阿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