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國旅遊,就來島內散步!紐約旅遊作家教你漫遊的技術,拯救你瞎忙受苦的靈魂

你今天一整天都困在辦公室或家裡嗎?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旅遊作家Erika Owen建議你應該理直氣壯地拋下手邊的一切,立刻出門散步,來一趟城市黑白漫遊。用島內散步取代出國壯遊,OK的!
你今天一整天都困在辦公室或家裡嗎?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旅遊作家Erika Owen建議你應該理直氣壯地拋下手邊的一切,立刻出門散步,來一趟城市黑白漫遊。用島內散步取代出國壯遊,OK的!

閱讀警語

你可能壓根不相信,透過漫無目的隨意閒晃,可以幫助你找回更好的生活品質。如果你剛好是一個信仰忙碌,信仰人生必須隨時高產值才有出息的上進之人,方言文化出版的這本《漫遊的技術》對你來說,很可能是一本你不該摸、也不該看的禁書。

一本教你刻意無為、享受閒散的歪書

會發現這本書,純屬偶然。一個周末下午,我跑到瑜珈會館準備虐待鍛鍊我的筋骨,因為天氣太好,我還刻意提早幾個捷運站下車,打算一路散步到瑜珈會館,中途經過了書店,我想說最近很久沒有補充我的讀書人氣質,於是跑進書店晃了一下。 我的眼睛,立刻被《漫遊的技術》這本書吸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書店暢銷書櫃位上,永遠是商管或心理叢書,洗腦灌輸你的永遠是如何抄捷徑達成以下這些崇高的人生目的的技術和方法論:
  • 聰明投資選對股票發大財
  • 建立個人品牌FIRE你老闆
  • 學習高明話術提升影響力
  • 療癒幼年的傷心裡的黑洞
  • 創造被動收入永遠不工作
《漫遊的技術》這樣一本吹捧放鬆、倡導閒散的書,大喇喇地躺在新書區,嫩粉封面誘人,彷彿正在對我眨眼睛、嘟嘴唇語:快來摸我。就這樣,我幫其中一本書贖身了,付款塞進我的後背包,練完瑜珈後,我坐著捷運一路翻書,不可自拔。 這本書,完全呼應我這幾年治療自己瞎忙病的經驗。對認真、上進、焦慮的多數人而言,放鬆比努力更難。如果你有以下的日常症頭(但不限),請你繼續看下去。
  • 平日淹沒在待辦事項中,覺得永遠沒有做完事情的一天
  • 不是忙工作就是顧家人,永遠忙碌沒有屬於自己的空檔
  • 覺得自己很認真很上進,卻感覺原地空轉完全沒成就感
  • 平常重訓拳擊瑜珈有氧,不知道散步漫遊有助身心平和
  • 創意工作者經常燒腦汁,經常抓法髮坐到大屁股長痔瘡
  • 有聽說過冥想練習好處,但覺得自己閉上眼睛就快睡著
  • 有病識感自知是控制狂,無法忍受不照表操課沒有計畫
當我下定決心放手去做,選了一個天氣宜人的日子散不去上班之後,才剛踏出門,我就意識到,這不但是很棒的開始,讓我終於跨出了一大步,更是一份對於自身心靈健康的關愛。~《漫遊的技術》The Art of Flaneuring How to Wander with Intention and Discover a Better Life

書籍介紹

研究所念口譯的我,加上新聞和行銷文案工作的職業病使然,看翻譯書時我最喜歡對照看中英文書名。英文書名通常簡單直白,中文通常為了讓書好賣,同時要補充語意,通常會經過行銷語言的包裝,會變得比較冗長。 這本書的原文標題是The Art of Flaneruing,副標是How to Wander with Intention and Discover a Better Life。flaneurs是法文漫遊者的意思,透過以下表格整理,大家對照看看,英文是否簡單直率,中文則是劈哩啪啦先給了你一串漫遊的具體好處呢。
標題 主標(用來吸睛) 副標(用來補充說明)
英文 The Art of Flaneuring How to Wander with Intention and Discover a Better life
中文 漫遊的技術 刻意漫無目的、隨意閒逛、沉澱、探索,遇見靈感、發現新鮮事、尋找好生活
漫遊的技術 中英文書籍標題&副標對照表格 (表格整理: Afra)
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是,以標題來看,原文探討的是「漫遊的藝術」,變成中文卻成為了「漫遊的技術」。這不難理解,畢竟人性使然都喜歡「技術」,最好是外掛數字和技法保證,讓人感覺到看完人生立刻翻盤升級的錯覺。 題外話,我隨隨便便都可以透過芭樂公式想出類暢銷書的書名,像是10個操盤秘訣讓你年年領百萬股息渣男一生遇一次就可以,6道單身女不鬼遮眼的情感練習題。畢竟連言情暢銷小說《格雷的50道陰影》都必須靠數字來加持。 談藝術太空泛,用技術比較皆符合人性。如果這本書的標題依舊是「漫遊的藝術」,所有多數的上進同胞都會覺得這本書跟自己無關。 不,這是一本談技術,談如何透過散步漫遊,幫助你找回身心靈平和的技術工具書。

漫遊,浪漫又奢華的歷史起源

作者Erica Owen是祝在紐約市的旅遊作家,平常也是編輯和內容行銷人,既然是行銷人,談漫遊的角度不落俗套。書的一開頭,不教你立刻去迪卡儂採買城市漫遊的必備行頭。書的一開頭告訴你「漫遊」的歷史究竟是怎麼開始的。 想像一下,19世紀末,法國巴黎街頭可以經常看到喝得微醺的男士們,在街頭閒暇地晃著。 某個程度上來說,你可以說這些人吃飽沒事。但「文化」這種事,本來就是吃飽撐著才能發展的餘裕。 總之,漫遊起源法國,生活富裕的中產階級、白種男性紳士白天在街道上漫遊,化身成社會文化觀察者,仔細觀察周遭環境,探索城市。到了晚上,這些人變成社交派對上的聊天高手。法國人愛散步的習慣也延續至今。 島內散步 法國的鄰居,英國,也有「漫遊者」文化。在英國會有人自稱自己是漫遊之人(Roamer),這些人喜歡放慢腳步、仔細欣賞生活裡小細節並且樂在其中。 英國人對Roamers的呵護,超乎你我的想像。英國有個有趣的小法規叫The Right to Roam,這條法規的意思就是【私闖私人土地不一定違法】。既然漫遊稀鬆平常,英國又有這麼多綠地,一不小心走到人家家中草坪也是情有可原。 書中就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名男子曾經不小心走進了西洋流行樂天后瑪丹娜的私人土地。如果這事情發生在美國,男子可能會被持槍屋主給斃了,但這名男子不但沒有被抓起來打屁股送警察局舉發繳罰款,反而搭著瑪丹娜工作人員的便車回家。 聽起來就是好友善、好自由、好平和,對不對? 英國還有漫步者協會,負責繪製英國總長14萬公里的公共道路地圖,希望保障大家走的愉快不迷路。 這本書裡頭提到了許多西方國家的漫遊鄉野奇談,像我就特喜歡義大利人喜歡在飯後散步聊天,而且每個人喜歡穿帥帥的、美美的,把公共咖啡廳或廣場當成自己的伸展台。 每種漫遊文化都跟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文化有關。我在台北生活多年後,發現我愛走路這件事情無法得到台中鄉親的祝福。放假回家,我想出門走路到100公尺外的地方買早餐,我說我要走路,發媽氣我幹嘛不騎摩托車,噗一下很快就到,走路多危險吶! 中南部人到哪都騎mortorcycle,台北人到哪都愛走路轉公車捷運,是環境、是命運使然。

透過島內散步,鍛鍊這3種心理素質

探索城市、享受漫遊,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我幫大家歸納,你必須刻意練習兩種心理素質:

1. 練習浪漫

你必須願意學著浪漫,才能體會漫遊的好 在這裡,浪漫的定義是指給自己餘裕,願意關注生活細節。有些人吃飯就是抱著便當、對著電腦稀哩呼嚕地吃。有些人會精心準備餐點,把飯菜好好擺盤好好享用。有些人的家只是拿來放置肉身,有書桌可忙,有床可躺就好。但有些人就願意花時間心力將居家空間整理成自己喜歡的風格。 務實與浪漫,除了個人特質,還有文化差異。我自己觀察到在歐美,比較重視生活美感、允許個人步調。亞洲人則普遍活得像向日葵,哪裡有工作,哪裡可以往上爬,就往哪裡精進。 Erica在書中反覆強調一個關鍵,能享受漫遊的人,需要先有一顆浪漫的心。 浪漫真的很重要。拿散步這件事來說,如果你一心想做有產值的事情(比如我的新加坡老闆),你會覺得為什麼不去健身中心用跑步機跑半小時,拉高運動功效,還可以一邊看電視,一兼二顧? 或像是發爸發媽,運動不就是去隔壁小學操場走路走10圈就可以收工,為什麼還要刻意挑一條林蔭步道散步,啊是不用回家準備晚餐吃飯膩? 所以,陪樣浪漫。漫遊、散步,是為了看見和發現,不是為了打勾你的待辦事項。

2. 練習隨興

大腦為了避免混亂,喜歡計畫跟控制 漫遊的本質是是放下腦子裡的掌控,帶著開放的心態走出去,看看這世界要給你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作者Eric在書中提到,有天她選了一個天氣還不錯的日子,散步去上班,取代平常搭電車的行程。她說才一踏出門,就感覺到這是很棒的開始,去散步是「一份對於自身心靈健康的關愛」。 她也發現透過散步、漫遊,她的行為開始跟平常不一樣了。 平常搭地鐵上班,注意力都在地鐵的誤點,或車廂上討人厭的乘客。 散步讓她看見很多人的笑容,偷聽到很多人的閒談,她有機會欣賞陽光灑在布魯克林大橋上金光閃閃的樣子。她依然住在紐約,工作依然很忙,但她看到的世界不一樣了。

3.練習安靜

你還可以將漫遊,當作是一種【動態冥想】。作者Erica在書中也和一位專業的瑜珈冥想老師Laura Teusink討論漫遊的延伸性。Teusink認為漫遊跟另外一種名為aimless wandering遊走的冥想術有相似處。幫大腦卸壓的方式,就是暫停讓思緒奔走。 放鬆的方式不是拼命叫大腦放鬆、不要想東想西。因為大腦就是個閒不下來的屁孩,不信你現在立刻閉眼坐在你的椅子上,當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腦子就會立刻幫你想東想西。書中建議透過觸覺、聽覺、嗅覺的方式,引導自己在散步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放在五感感受,放掉雜念,只追蹤身體感受。 我看到這一段時,一直在點頭。不管是我自身的內觀練習,催眠和NLP學習,引導一個人放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幫助一個人的注意力從向外的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 看完這本書的晚上,我外出散步時也特地練習放掉自己的控制腦,讓觸覺、聽覺、嗅覺引導我左轉或右轉。明明我的腦子要我去找輕食吃,我的身體竟然把我帶到火鍋店門口。看看我們平常是不是很容易誤會自己?
人們總是認為遊走很簡單,但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已經太習慣按部就班,也習慣讓頭腦掌控一切。而遊走需要你將思緒拋開,跟隨當下的內在狀態,而非追隨當下的思緒。~ Laura Teusink, 瑜珈冥想引導師

具體享受漫遊的實驗方法

除了漫遊的歷史,冥想卸壓的討論,這本書還提供了很多具體方法(真的是技術了),教你如何開始設計一個人的漫遊,或是設計和親朋好友共享的漫遊。這部分我特別有感,這幾年每次返鄉過春節,我和高中死黨都會相約初三一大早一起去晨間運動,用走路取代聚餐。書裡也提到有攝影愛好者,揪朋友街拍,一起分享作品。 散步、漫遊這件事,並不會浪費時間,反而可以重新幫助我們找到連結自己,和身邊的人連結,和創意連結的方式。 看完這本書以後,身為控制狂和上進病患者的我,更享受每天替自己安排的散步行程。在辦公室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利用午休時間去走路。上班族們,不要再拿珍貴的午休時間跟同事吃飯,除了八卦抱怨還有不小心洩漏自己對別部門蠢同事的真實想法之外,跟同事吃飯絕對沒有太多好處,不如拿來練習一個人的散步。

你真的可以理直氣壯拋下這個世界去散步

這是一個迫切需要放鬆的世代,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喋喋不休。有這麼多的社群平台,讓我們對外說個不停,卻不願意強迫自己關機,安靜下來。 這本書,很適合放一本在你的辦公桌。你需要不時翻閱,並且勇敢裡直氣壯地站起來,走出去讓自己閒晃休息。 送給自己一份真正的安靜和閒適的態度,比送給自己LV包難多了!

Last Updated on 2021-03-20 by Afra (阿發)

Afra (阿發)
Afra (阿發)

前資深上班族,出版過 《今天的人設是專業上班族》,喜歡分享故事觀察人性,也是NGH認證催眠師、NLP高階執行師,ICC認證腦科學教練,並提供中英文高效表達一對一教練服務。

文章: 1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